平陵一哥 发表于 2023-3-15 19:34:13

当年的木匠伢——溧阳老行当追忆帖之四十四

         当年的木匠伢——溧阳老行当追忆帖之四十四

    木匠这一行当在我们溧阳是个古老的行当,据说有了溧阳就有了这个职业,此行当少说也有两千多年历史了。在记忆的印象里,一般溧阳人看到木匠均尊称为木匠大师傅,但调转屁股就习惯上称“木匠伢”。
   “木匠伢”不但有着悠久的历史,而且在溧阳古城宝塔湾建有鲁仙宫。鲁仙宫就是古代奉祀木匠祖师“鲁班”的地方,“鲁班”不但是木工的祖师爷,而且发明了曲尺、墨斗、刨子、凿子、斧子、锤子等各种木作工具,还发明了磨、碾、锁等。故“鲁班”一直被奉为木工、石工、泥瓦匠等工艺部门共同祖师,称他为“鲁班爷”。
    相对而言,“木匠伢”是石匠、泥水匠等传统手艺人中技术性较强的一种行当,较其它一些行业吃香,其行当涉及面很广。有以建筑、建房、做门窗见长的,称之为“高木匠”(或长木匠);有以制作家具见长的,称之为“方木匠”;有的以制作箍桶、木模见长的,称之为“圆木匠”;有的以制作农具“犁”等器具的,溧阳人别出心裁地叫这类木匠为“歪木匠”。
    无论是“高木匠”还是“方木匠”还是“圆木匠”“歪木匠”,在颇有眼光上代传下世的溧阳人眼中,“木匠伢”始终是众多手艺人中“吃香喝辣”的手艺行当,难怪当年农村的、城镇的小女子都爱嫁“木匠伢”,而且这一风气一直延续到上世纪的七八十年代。
    纵观溧阳“木匠伢”的发展趋势,其手艺优势是有历史渊源的。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木匠皇帝朱由校,就是对溧阳“木匠伢”最好的褒奖。朱由校在木工方面,确实很有天赋,也很有想法,当皇帝后,他发现皇宫里的床,极为笨重,需要几十个人才能抬得动,于是,便开始研究更加轻便的床,这一折腾,便让朱由校发明了折叠床。朱由校雕刻的木刻花园里面的小人可以走路,鸟可以唱歌,水还可以流动,精美异常。
    无独有偶,今年81岁的上黄陈锁芳师傅是位呱呱叫的“木匠伢”,他从事木匠这个行当已经60多年,他曾三次参与北京故宫的大规模修复工作;颐和园的走廊、北海公园的游船、三元立交桥的牌楼等国内知名建筑,都留下了陈师傅修复的痕迹和制作的手笔。这位“木匠伢”退休后回到家乡,不仅依然痴迷于传统木工手艺,还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他的“陈氏古建木工技艺”已被列入“溧阳市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记得我们这代从懂事起,学木工的规矩还是很严的,师傅交给徒弟“一张小板凳”的技术,说不定徒弟到满师还学不好。木工工艺是一门传统而又古老的行业,从古代“班门弄斧”可以看出中国的木工业的发展的悠久和辉煌,在现代社会中也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亡,反而将有很大的发展前景。在现在的社会很多年轻人都不肯吃苦,那些脏的,累的活都没人愿意去做了。很多大学生找不到工作就是很好的例子。而木工是一个得吃苦的技术,这导致了没有年轻人学习它,导致“技术断层”的出现。当然,传统的木工技术和现代的木工技术之间的差距已经无法比拟了。
    改革开放的年代,也是溧阳“木匠伢”一举勃起的年代。七八十年代、八九十年代,大批从溧阳出去打工者中,最后事业有成腰缠万贯的大老板,许多人原来都是“木匠伢”出生。他们在以上海为中心的大中城市中,在建筑模板,装饰装潢,传统家具,古建筑,木饰面制作安装,工厂流水线木工,木雕刻木车床等等,成为诸多现代木工方面的佼佼者。而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大量的农村人涌进城市这必然将导致城市住房的压力,从而推动家居制造业的发展。而大量的建房与装修之间的矛盾就会非常的突出。随着矛盾的不断加深,这自然会推动着木工业的“高薪”出现,而今后高级“木匠伢”必将是一个被人忽视的具有发展潜力的理想行当。


http://img.jsly001.com/attachment/Mon_2303/4_80165_93321f2592efdaa.jpg?89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当年的木匠伢——溧阳老行当追忆帖之四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