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成传媒-天目湖信息港 天目湖论坛

查看: 693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天目湖镇] 二舅走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平陵一哥 发表于 2022-7-30 06:25:3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总部坐落在溧阳城昆仑桥畔的溧阳市东方汽车有限公司从事汽车销售已有二三十年,总部下设10家分公司。公司董事长王明星成了苏浙皖一带的汽车明星,整天风风火火忙个不停。但他有一个业余爱好,空下来喜欢“爬格子”,玩文人的游戏。他写的文章朴实、真挚,不带“花露水”。以前他写的《忆奶奶》和《疫情路上》我都给他转发在《溧阳论坛》,这次他写的《二舅走了》我感觉也不错,特发上与大家共享:





吃晚饭时,突些接到大舅打来电话,说二舅病了,而且病的不轻。我随即和妻子匆匆放下饭碗,到超市里买了些面包,水果,牛奶,想再买点卤菜可惜太晚了买不到。随后驱车二十多公里来到周城乡下何家村,大舅和小姨们都来了。小舅说二舅已经五天没吃东西了,这次可能挺不过去了。妻瞬间泪流满面,哽咽不语。二舅独坐在床头,孤苦伶仃,面容憔悴,浑身颤抖。一种悲痛涌上心头,二舅真的好可怜。我说赶紧找个医生来看看吧,由于疫情期间没有医生肯上门看病,只能等明天派车送到医院看了。临走妻留下几百块钱给小姨,嘱先买点补品给补补,我们明天再来。


时光倒流五十年,轰轰烈烈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常州一户陈姓人家,丈夫早逝,母亲带着一对儿女,男孩叫小成,女孩叫小苗。全家下放到周城何家村。


母亲兄妹九人,母亲最大。外婆早逝,都说长姐为母。儿时朦胧的记忆刻骨铭心,母亲床头的煤油灯总是亮到半夜,每年都要替几个舅舅,小姨做双布鞋。千针万线,总有操不完的心。母亲兄妹九个,二舅是最不幸的,也是最有幸的。我母亲一天书都未读过。至今都不会写自己的名字。二舅是唯一读到初中毕业的。很小的时候我都记的二舅很聪明,会写作文。很讨老师喜爱。初中毕业后二舅回家务农,憨厚诚实,乐于助人的二舅很受女孩们喜欢。当时的下放知青初来乍到,更不会农活,生活非常艰苦。全家一起下放的更是当时家庭成分有问题,属监管对象。小苗全家当时也很艰难,一孤寡老人带着二个不会农活的孩子,当时全靠工分吃饭。善良的二舅总是在背后默默的帮衬着他们。呵护着小成和小苗,帮他们家挑水干农活,渐渐的赢得小苗姑娘的芳心。


美好的时光总是最短暂的,正在二舅他们准备结婚时,突然上面来了政策,知识青年可以返城安排工作了。也许是苦怕了,小苗慢慢躲着二舅,话越来越少了。终于小苗回城了,二舅沉默了,从此不肯多说一句话。我不知道他们俩之间倒底发生什么惊心动魄的故事,也不知道在回城的那晚上,他们是否手拉手,流着泪说再见。是否唱着那首经典老歌。村里有个姑娘叫小芳长的好看又善良,一双美丽的大眼睛,辫子粗又长,谢谢你给我的爱,让我度过那段时光。在回城的那晚上,你和我来到小河旁,从未流过的泪水顺着小河趟。谢谢你给我的爱!让我度过那个年代……!!


记得那年二舅到我家帮忙做米铺(一种用稻草扎着围起来的圆铺子,类似大缸,有草盖子。可以承放稻谷,大米)。母亲一直在旁边劝说二舅要想开些,看远些。一整天二舅末说一句话。那时我还小,不懂事,现在才知道二舅用情太真,入戏太深了,也至终身末娶,孤寡一生,贫困一生。他就是现实版男小芳。


直到八十年代末期,我和大舅到常州出差,早上在西新桥菜场偶遇买菜回来的小成。十几年末见,小成模样以旧,一眼就认出。小成也非常激动,紧紧的拉着大舅的手。(大舅当时是生产队长,对他们全家很是关照,小成一直心存感激。)并热情的邀我们到他家坐坐!小成的家在机械新村五楼。一个普通的二室一厅一卫。还是老式蹲坑马桶。小成说母亲已过世,自己被安排在钢材公司工作,现在还是个部门小领导,有事可以找他帮忙,当时是计划经济时代还蛮吃香的!大舅看似无意的提了下小苗,小成说妹妹小苗回城后被安排在煤球公司上班,现已成家生子了。大舅说二舅至今还单着。小成听后沉默了半晌,然后长长的叹了口气!临别时,他一定要坚持从五楼送我们到楼下,并一再说有事可以找他帮忙,我相信小成的话是真诚的。小成全家是善良的!


回来后我和二舅说过这事。二舅麻木了,面无表情,默不作声,仿佛是在听别人的一个凄美而又悲催的故事,我知道,二舅心地善良没有做错什么!小苗孤独无援,也没有做错什么!这是一个时代的悲剧。


第二天一大早大舅又打来电话,说二舅昨天夜里走了,没有人送终。一种悲哀瞬间充满心间,妻更是悲伤不已,一个劲埋怨说我们昨晚为什么不坚持一下,送二舅到医院去挂水,也许走不了这么快。呜呼哀哉,天堂没有痛苦,天堂没有欺骗,天堂更没刻骨铭心的思念!天堂爱一个人不难,二舅活着时孤苦伶仃,无儿无女,无依无靠,死了倒是风风光光。母亲和几个姨都哭的死去活来,该来的亲戚朋友,侄儿侄女,外甥都来了。披麻戴孝,烧香叩头。听宾仪馆工作人员说,由于疫情禁止集会,一切从简,不准开追悼会。但二舅的葬礼是最风光的,最隆重的,有几十人参加,属于严重超标的。


二舅安息吧!仅以此文纪念曾经逝去的青春,纪念我可怜的二舅。愿人间悲剧不再重演。好好爱一个人不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溧阳市捷成传媒有限公司 ( 苏ICP备2021045576  苏ICP备2021045576号-1

苏公网安备 32048102000414号

GMT+8, 2024-6-14 09:37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