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成传媒-天目湖信息港 天目湖论坛

查看: 159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溧城街道] 母校遐想曲(三) 学校一角的美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平陵一哥 发表于 2023-10-14 11:13:3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母校遐想曲(三)

                          学校一角的美岕

    往往人的脑袋瓜子有时会想得很多,比如我会想当年我一家子三口(我、老婆、女儿)怎么会阴差阳错在不同的年月先后都考进了老省中的高中,而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一家子都在不同时期的省溧中高中(7班)学习和毕业,我估计这样的情况、这样的概率全溧阳、乃至全省都少见。可见,老省中在我心目中的历史和地位!
    据说易政后,由崔涛率领103人的山东南下工作团和由张之宜率领的溧阳南山游击队,把溧阳几个区一二十个乡镇分解成七八十个乡,这样,大家都有职务有事干了,连拿着“汉阳造”的也当了副乡长。最可喜的是各乡各区的学校也逐渐兴旺起来,尤其是一些乡镇中学办得很有名气也很有特色,如县中、光华、埭中、戴中、南中等等、许多中学还开设了高中班,但他们都“玩”不过省溧中,当年在溧阳人的心目中,省溧中就是溧阳的清华大学!当年在溧阳广泛流传着一句话:“考取省中穿布鞋,考取大学穿皮鞋”,当然“靠不取大学穿草鞋” 喽。
    1946年成立的老省中到1966年,短短的20年间,培养出了沈学础、翟中和、程顺和等十多位中国著名科学家和知名人士;而2003年到2023搬迁后的新省中,这20年培养了多少中国著名科学家就不得而知了,但前20年和后20年完全可以比较一下。
    不过回过头静下心来想想,我作为老省中的老校友,把多年前原汁原味老省中的消失,迁怒与某些人和事,这也许有些不妥,也不周到,老是“纠结”于老省中被搞得面目全非也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而眼前更好的举措是一切向前看。如何来让七十年的老省中挥发出应有的勃勃生机这是问题的根本之所在。
    也许我当年是寄宿生住在老省中的原因,也许当年高中(7)班的我有意无意路过低我一届高中(7)班(我老婆)的班级因素,更也许当年晚自修我要到老省中去接高中(7)班的女儿的缘故,我对省溧中可以说是非常的熟悉,在一次校友聚会时,我曾经大言不惭地说,我要把老省中画一幅鸟瞰图,要画的逼真、详尽、漂亮!当然我不是画现在变了味的老省中,而是画50、60、70、80、90年代留在千千万万老省中学子们脑海中原汁原味的老省中!
    还是回到前面的话题,回到省溧中这幢保留下来的老房子。也许很多学子只知道原来的老省中民国风情的校区都被拆光了,其实不然,当年的“换脸”是真,但终究它还是保存下来一幢教工宿舍。写到这里,这倒要真诚感谢当年在老省中负责大拆迁的这位校长或负责人,也许正因为他的手下的留情,让整整70年前的这幢老房留了下来。当然,这不仅仅是这幢教工宿舍的留存,更是老省中教育产业的延续。而这幢老房其实早就被人看中,几经规划和设计,被一位高人看中,成为溧阳南山花园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旗下的“美岕·老宿舍”
    许多研究溧阳历史的人都知道,在晚清“长毛动乱”时期,老省中这块地盘是长毛盘踞溧阳的南大门,原中间的小岛和周边的壕沟是天然和人工挖成的,小岛上是长毛南门守军的司令部,据说长毛依仗这得天独厚的有利地形,屡屡得胜,成功把曾国藩的部队挡在城外。待八十五年后的1950年初,江苏教育厅的官员看中了这块宝地,随后建成了以小岛环水为中心美丽的省溧中。
    正如美岕老总所说的:老宿舍,是一座幸福的港湾。校友们的梦想在此启航,回忆在这里靠岸。为了让这份情谊被更好地收藏,于是,便有了——美岕·老宿舍。(待续)




美岕·老宿舍(1)


美岕·老宿舍(2)


美岕·老宿舍(3)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溧阳市捷成传媒有限公司 ( 苏ICP备2021045576  苏ICP备2021045576号-1

苏公网安备 32048102000414号

GMT+8, 2024-6-14 11:52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