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成传媒-天目湖信息港 天目湖论坛

查看: 2521|回复: 1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常州“十佳母亲”“十佳好儿女”揭晓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糖果屋 发表于 2022-8-8 09:20:0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市第十四届“十佳母亲”
第十一届“十佳好儿女”近日揭晓。
为我市第十四届“十佳母亲”、第十一届“十佳好儿女”进行点赞!



“十佳母亲”分别是:为困境儿童打造温馨港湾的杨竹娇、为贫困生托起希望之梦的袁湘勤、用妈妈般的爱去点亮学生心灯的王凌云、照顾瘫痪女儿33年的袁盘芳、累计出资20万元帮助贫困儿童的曹静亚、培养自闭症儿子获残运会银牌的彭健、抚养弟弟家孩子和心系员工子女的“大爱母亲”陈辉红、护航未成年人成长之路朱晓燕、照顾瘫痪儿子22年的戚菊媛、为100多个“特殊孩子”点亮心灯的崔颖。

  十佳好儿女”分别是:好女婿20多年照顾岳母的姚卫春、社区空巢老人的“好儿女”周亚瑾、为430多位老人养老送终的孝子徐小扣、照顾痴呆公公和尿毒症丈夫的陈庆秀、14年如一日照顾瘫痪高龄婆婆的欧丽华、照顾瘫痪母亲10年的段建良、13年尽心尽力照顾3位老人的韩辛卫、160多位老人的“暖心女儿”钱振蕾、双独家庭里的顶梁柱蔡涵钰、照顾瘫痪公公和智障小姑的戚春香。

母爱,
让一个女人一刹那软化柔和,
也让她一瞬间变成勇士!

“十佳母亲”

01、杨竹娇,56岁,溧阳古县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副主任。

为了照顾年幼的孩子,杨竹娇辞去不错的工作,考了社工资格证,来到居委会工作。2014年她创建“红铃铛爱心小屋”“向阳花爱心驿站”,关心关爱社区困境儿童;2016年创立“背包客爱心驿站”,对社区实习学生悉心照料。在她的感染下,儿子热心公益,大学期间指导帮助困难儿童学习、上网课,积极报名参加疫情防控志愿者工作,工作后还加入了彭浦镇“特别匠人”残障人群援助计划。2021年,杨竹娇退休返聘至古县街道,创立了“奔向未来城红领巾加油站”,也将古县街道如意小食堂打造成了老年示范点,为一老一小提供悉心关怀。



02、袁湘勤,48岁,常州润雨服饰有限公司董事长。

袁湘勤是倾情助学的“袁妈妈”,多年来,她先后帮助17名留守儿童、农民工子弟重返校园,在其他各类帮扶活动中,被她帮扶过的贫困生约60人,公益事业捐款达300多万元。她是真情办学的“袁校长”,她集中财力、精力投身金坛的早教事业,将大爱洒向社会。她先后投资2500万元建设金坛优容早教中心,南洲幼儿园,并向贫困儿童免费开放。袁湘勤认为,企业家做慈善不仅仅是出钱,而是能给予贫困孩子以智慧的力量。她把公益当成产业做、事业做、家业做的女企业家,用善心感动身边人,温暖一座城。



03、王凌云,46岁,武进鸣凰中心小学教师。

王凌云在周末或寒暑假期间步入不同的社区,为孩子、家长做讲座,搞活动:华山社区、汇丰社区、鸣南社区、天安社区、学府佳苑、燕兴社区、南河社区,她用体验式活动,引导孩子感悟,在分享中成长。她在空余时间帮助南河的残疾儿童赵俊峰辅导功课,让这个自小就脑瘫的孩子学会了拼音,认识了汉字,会背了乘法口诀,会做了基本的算数题,圆了他的学习梦。她专门为孩子们创建的一个QQ交流平台,通过好文章分享,实例讲解,为家长们解答家庭教育的困惑。



04、袁盘芳,61岁,新北区春江街道百馨苑社区居民。

这33年来,袁盘芳用最真挚的亲情抚育着女儿,从吃喝拉撒到衣食住行,三十多年的艰辛没有磨灭她对生存的信念,三十多年的守护彰显了一位母亲对孩子深沉的爱。在他们身上看到勇气,激励更多的社区居民,迈出改变自己生活困境的勇敢一步。袁盘芳的女儿邹金兰出生时就被诊断为脑瘫,将一辈子瘫痪在床。这个晴天霹雳,没有打倒这个家庭,袁盘芳夫妻俩照顾女儿33年,洗脚、擦身、按摩、换洗被褥、上厕所……袁盘芳对女儿的爱感动了所在社区的居民。



05、曹静亚,41岁,常州市三苗纺织有限公司法人。

     曹静亚2009年开始创业,2013年成立三苗纺织有限公司,2022年投资了常州由一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在自己的公司逐渐走上正轨之后,便开始投身到热心公益的浪潮之中,积极参加各项公益活动,每年的9月9日腾讯基金会公益日,她都会参与捐款,并积极宣传动员身边的人一起做公益。从2015年起,曹静亚每年都会给江苏省妇女儿童福利基金会捐款和捐赠物资,累计捐助金额5万余元。她资助的上海公益基金会杉树高中助学项目于21年共在10个省份、31所学校成立了31个杉树班,共资助了1420名高中生。多年来她参加的各类公益项目共资助了13名学生,她本人累计出资近20万元。

图左为曹静亚

06、彭健,45岁,拇指厨房面点师。

因为自闭症孩子冯金垚的降生,彭健的人生彻底改变。她放弃了国营单位面点师的工作,和丈夫一起拾起“星星”般的孩子,辗转于各大训练机构,义无反顾地开始走上了康复训练的道路。如今的垚垚不仅学会了交流倾听,会游泳,还会吹萨克斯、打太极拳,会跟着父亲做麻糕。2021年11月,垚垚代表常州市参加第十一届全国残运会暨第八届全国特奥会,并获得游泳项目银牌。不仅如此,在父母的帮助下,他还开设了省内首个领取工商营业执照的自闭症青年创业小店,并直播推荐自家的麻糕。


图右二为彭健

07、陈辉红,54岁,常州永旺果业董事长。

陈辉红1992年起自主创业做生鲜水果,从一辆人力三轮车到现在企业逐渐壮大。她育有三个子女,还将生病、离异的弟弟家的一双儿女接到身边视如己出;她是企业的大家长,寒暑假接员工子女来父母身边,吃饭、住宿公司全包,为孩子们准备学习用品,为考上大学的员工子女奖励1000-5000元助学金,为员工子女提供本企业暑期实践机会;她不忘党员和企业家的社会责任,2020年疫情捐赠水果、现金总价值80万元,河南暴雨捐赠30多万急救物资,2022年疫情捐赠两千余件抗疫物资……陈辉红荣获“2020年度江苏省十大社会责任人物”。



图二排左一为陈辉红


08、朱晓燕,40岁,常州经济开发区人民检察院第一检察部副主任。

自2017年从事未成年人检察工作以来,她先后办理涉未成年人案件100多件。她从一起培训班老师猥亵儿童案中深挖犯罪线索追加6名被害人,在严惩犯罪的同时,注重源头预防,推动建立全市教职员工入职查询制度,防止“狼师”再入校园,该案入选高检院、省检察院典型案例。她帮助50余名失足少年重回生活正轨,以其帮教挽救艾滋病涉罪少年的真实案件为原型拍摄的微电影《暖阳》获评江苏省优秀“以案释法”好视频等奖项。她坚持双向保护,通过法律援助、心理疏导、司法救助,为未成年人被害人多元化救助。她积极投身普法,多年来带领团队开展各类宣讲60余次,为数万青少年播撒知法守法种子。




09、戚菊媛,74岁,经开区横林镇瑞丰社区居民。

1982年,丈夫徐坤海因脊柱重疾致下半身瘫痪,戚菊媛整整照顾了他40年。1999年,二儿子去参加义务插秧,在回家的路上出了车祸,丧失了全部行为能力。这一年,戚菊媛49岁。她的身边,是长年瘫痪的丈夫、近200斤的植物人儿子、10多万元的债务……遭遇了车祸,徐进元变回了需要母亲“呵护”的孩子。每天6次定点喂食、3次按摩、2次擦身、换衣洗被。常常是刚给丈夫按摩完,转身又要给儿子擦身。为了帮助儿子康复,戚菊媛尝试了各种办法:儿子爱下围棋,她就用围棋帮他锻炼手部肌肉,刺激他恢复记忆;儿子不会讲话,她就从简单的1、2、3、4开始,一遍遍重复;儿子四肢蜷曲,她找来木棒给他绑腿,“强迫”他做伸展……现在,徐进元已经能够自理,能做简单的家务活,还能看书、读报,甚至与人交谈。虽然所有动作都是“慢动作”,但亦是母亲戚菊媛创造出了这一奇迹。





10、崔颖,40岁,常州海事局二级主办。

崔颖自学并进修了沙画和颗粒艺术,用艺术为100多个患有自闭症、残障、听障的“特殊孩子”点亮心灯。从2016年开始,她每个月都会去儿童福利院和聋哑学校,义务教孩子学沙画。2020年,崔颖发起公益项目“扬沙逐梦”,以新兴艺术为载体,为这些“特殊孩子”带来艺术教育与心理辅导、扶智心灵、疏导情绪、感知美好,先后开展活动80余场、服务5000余人次。孩子们经过艺术的辅助治疗,在专注力、与人沟通、自我表达、敢于展现、自信心提升等方面都得到了明显进步和改善。




百善孝为先,
先辈把孝道放在百善之首,
因为孝与感恩是
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有了孝道,家庭才会和睦!
有了孝道,社会才会安定!

十佳好儿女

1、姚卫春,男,53岁,溧阳市天目湖镇平桥村村民。
在溧阳市天目湖镇平桥村,一提姚卫春,大家总是点头称许,他是一位好女婿,一位尊老敬老的道德模范。姚卫春的岳母芮凤英今年67岁,不幸在2000年发生脑溢血,瘫痪在床,行动十分不便。虽然芮凤英尚有两个女儿一个儿子,但姚卫春毫不推脱,毅然把岳母接到自己家中,主动担负起照顾她的责任。就这样,一晃20多年,姚卫春一边养家糊口,一边还要尽孝照顾老人,只要一得空就心急地跑步回家,回到家忙这忙那没有一点时间休息。他已经习惯了这种起早贪黑,紧张忙碌的生活,他经常自我安慰说,感觉自己是在大城市上班一样,过着早五晚九的生活。



2、周亚瑾,女,35岁,溧阳市古县街道天目国际村社区书记、主任。

作为社区的“大管家”,辖区内的3位空巢老人一直是周亚瑾心中重点关注关心的对象,这些老人的子女常年不在身边,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一些困难,她主动结对帮扶。一天夜里,睡梦中的她被电话铃惊醒,电话里传来虚弱无力的声音,原来是张奶奶在卫生间摔倒了爬不起来,周亚瑾心急如焚,拖着丈夫一起上门,第一时间把张奶奶送到医院拍片检查,一刻没有停歇,一直忙到第二天早上6点。因老人病情需要照顾,又为老人请了临时护工,最后把老人安顿好后,才与其远在北京的女儿取得联系。这样平凡而又感人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不是亲人胜似亲人,不是子女胜过子女,她被居民群众称为空巢老人的“好儿女”,老人们也早已把她当成了自己的大丫头。

图中为周亚瑾


3、徐小扣,男,68岁,金坛区朱林镇敬老院院长。

1998年,金坛区朱林镇党委的一纸调令将徐小扣调到朱林镇敬老院院长的岗位。2022壬寅虎年春节是徐小扣和老伴在敬老院里度过的第25个新年。几十年来,徐小扣前前后后把五六百位老人视如父母亲孝敬,为430多位老人(其中350多位五保老人)养老送终。徐小扣先后被评为“中华孝亲敬老之星”“江苏省民政系统劳动模范”“常州市道德模范”“最美常州人”“全国敬老模范”。


4、陈庆秀,女,47岁,金坛区金城镇培丰村原第7村民小组村民。

陈庆秀的公爹、公婆在丈夫5岁时就离异了,1994年婚嫁过来时,公爹患上痴呆症,生活不能治理,全靠丈夫张广杰照料。后来夫妻两个成家后张广杰承包了30多亩地,还有40亩鱼塘,自己还在服装厂上班,日子过得还算盈实。2012年,苦难又降临在这个小家庭身上,丈夫患上尿毒症,不仅花光了积蓄,还完全丧失了劳动能力,上有老下有小,面对窘境,她没有抱怨,辞职回家,接过侍候公爹、经营农田的重担。为还清公爹治病留下的外债,她又承包了50多亩农田,使小麦、水稻种植面积达到86亩。这么大面积,陈庆秀难得请雇工,除了突击性的喷药、施肥外,全部由自己做。她说:“不节流、不压成本,就挣不到钱,一家四口的日子过不好,两个病患会背上更重的思想包袱”。


图右为陈庆秀

5、欧丽华,女,57岁,武进高新区北区十里社区居民。

欧丽华在养育孩子、操持家务同时,精心伺候瘫痪在床的90多岁高龄婆婆。2006年初,欧丽华婆婆不小心摔了一跤、从此瘫痪在床。15年来,欧丽华面对体弱多病的婆婆,处理好工作、家庭和照顾老人三者关系,无论春夏秋冬、刮风下雨,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不怕苦、不怕脏、不怕累,在生活上、精神上、治疗上给予婆婆无微不至的关怀和呵护。



6、段建良,男,58岁,常州闳肯有限公司工作人员。

2013年,母亲突发脑血栓住院,因为年龄偏大,经过了治疗还是瘫痪在床,右半边身体有知觉但无法动作,需要人照顾起居。段建良的工作需要三班倒,时间不稳定,但好在工作时间不长,有时能够白天在家,妻子是常白班,但需要经常加班,节假日也无休。尽管大家工作时间不凑巧,但不管多困难,他依然会在饭点赶回,照料母亲的每日饮食和洗漱,日复一日不间断,夫妻两人谁有时间谁来弄,从来没有怨言。女儿在父母的影响下,也会悉心照顾奶奶,双休时家中无人都是由她喂饭擦洗,共同承担照顾老人的重担。



7、韩辛卫,女,53岁,天宁区兰陵街道天安河滨社区居民。

2006年韩辛卫和丈夫义无反顾丢下自己当时运行不错的生意,和丈夫回了常州。两个老人住在中凉新村5楼,房子老旧楼层高,韩阿姨立马买了天安河滨房子,就是为了两个老人有个电梯。2014年之后,两位老人瘫痪在床,夫妻俩天天轮轴转,老人脚足溃烂,他们夫妻两人自学了护理知识,还把老人的糖尿足给治好了。老人瘫痪怕他们摔下床,还特意买了专业护理围栏床,两人常年卧床不能动弹,他们天天三遍擦拭身体,冬天一周洗澡一次,夏天一周洗澡两次。2019年,作为家中独子的韩阿姨丈夫把自己的老母亲也带来一起照顾。从此家里是三个老人了。



8、钱振蕾,女,45岁,钟楼区新闸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工作人员。

身高不满1米2的钱振蕾,先天就有残疾,生了软骨病和脑积水,小时候可以说是在药罐头里泡大的。钱振蕾吃了很多苦,凭借坚强的意志才能够站起来走路。2018年,钱振蕾在家接到新闸街道的电话,请她去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上班。自此以后钱振蕾把服务中心当成了另一个家,她自掏腰包,夏天给老人做绿豆汤,她一包就一百多盒馄饨,送到服务中心分给八十岁以上的老人。帮老人网上买东西,为了让老人放心购物,她总是自己先垫付,让老人们收到货满意后再给钱。钱振蕾近年来被评选为 “常州道德模范候选人”。新闸街道也通过“学习强国”平台,以及省市各级新闻媒体,广泛宣传她的善举,传播正能量。


9、蔡涵钰,女,44岁,常州市新北区河海实验小学老师。

2014年8月,婆婆身患乳腺癌,手术开刀,并且化疗8次。蔡涵钰日夜在医院伺候,给予了最好的照顾,帮助婆婆重生,医院的医生护士交口称赞,都以为是亲女儿。2015年9月到12月期间,父亲脑梗脑出血脑萎缩,三次入院抢救,半身不遂,蔡涵钰竭尽全力照顾父亲、协助父亲康复理疗的同时,还要安慰好身患类风湿疾病的母亲。此后8年间,蔡涵钰一直无微不至照顾失智的父亲。父亲目前仍然活着,身上没有一点褥疮。邻居无不称赞。2020年8月,公公车祸,脊椎骨折,查出M3白血病,当时丈夫出差在内蒙,全是蔡涵钰独自一人跑医院、寻求治疗方案、宽慰老人。如今,公公仍然幸福地活着。


10、戚春香,女,46岁,常州市市级机关财务结算中心科员。

戚春香在工作中,爱岗敬业,任劳任怨,成为结算中心服务标兵;在生活中,作为儿媳,她不辞辛苦地照顾脑血栓导致偏瘫生活不能自理的公公,为其就医买药、喂药擦身、经常安慰鼓励老人;照顾好年迈的婆婆和智障的小姑,虚寒问暖、添衣加物,端茶递药,多少年来婆媳关系非常融洽,是邻里羡慕的和谐之家。作为母亲,她用言传身教的方式鼓励女儿充满了孝心、爱心和上进心,朝着自己的梦想努力奋斗。作为女儿,为父母分忧解难,始终把父母放在心上,尽量满足父母物质精神上的双重需要。兼顾两边老人的生活起居,尽量让老人们愉快地生活,以自己崇高的道德素养演绎着人间纯真的孝德情怀。


该活动由市妇联联合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常州日报社、常州广播电视台、市文广旅局等六家单位共同主办,自今年4月启动以来,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与参与。


让选树的道德典型,进一步引导大家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渗入血脉、做在日常,用好家风支撑起好的社风,让广大市民争做尊老慈幼、敬老孝亲、文明有礼的常州人。
让我们一起为TA们点赞!

沙发
吾是壹点靠猛 发表于 2022-8-8 09:20:30 | 只看该作者
天目湖论坛App
确确实实被感动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你是我的小苹果 发表于 2022-8-8 09:21:47 | 只看该作者
都是做了该做的事情 可是又有谁能够如此坚持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狐狸想成精 发表于 2022-8-8 09:22:01 | 只看该作者
有些社会公共作者的付出让人感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下室
闪电如风 发表于 2022-8-8 09:22:27 | 只看该作者
虽说我养你小,你养我老 非常正常 但是还是很感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笑叹红尘纷扰 发表于 2022-8-8 09:23:01 | 只看该作者
给十佳父母、十佳儿女点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肚脐眼的怒气 发表于 2022-8-8 09:23:12 | 只看该作者
点赞走一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偶的温顺 发表于 2022-8-8 09:23:20 | 只看该作者
确实被感动到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再拥友 发表于 2022-8-8 09:23:40 | 只看该作者
非常棒的文章 我喜欢被感动 向他们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酷酷猫 发表于 2022-8-8 09:31:14 | 只看该作者
非常棒的儿女 非常棒的父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来自地球的我 发表于 2022-8-8 10:03:03 | 只看该作者
还是挺感动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盖世小逗比 发表于 2022-8-10 13:51:18 | 只看该作者
又有多少人能够做到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溧阳市捷成传媒有限公司 ( 苏ICP备2021045576  苏ICP备2021045576号-1

苏公网安备 32048102000414号

GMT+8, 2024-6-17 16:34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